高雄國家體育場
國家體育場,原稱「世運主場館」,別稱「龍騰體育館」,是臺灣高雄市一座綜合性體育場館。為了舉辦2009年世界運動會,行政院體育委員會乃委託高雄市政府籌建一座具國際等級之體育場館。本建築融合了三個重要設計概念:都市公園、開放式運動場、螺旋連續結構體,將體育館以少見的開放穿透式空間規劃,將南向的量體打開,呈現出迎接民眾進入主場館的親切意象,使得體育場空間友善的與外部環境相互交流融合。該體育館總佔地為19公頃,可容納40000個固定座席及15000個臨時席次。
因應高雄夏、冬風向及氣候炎熱之特性,特別將運動場的南面呈開放形式,藉此充分導入夏季的西南風,讓主場館可以產生自然換氣,且田徑場中心軸採用由「西北-東南」傾斜15度方位角去進行配置,以避免陽光直射影響選手比賽,運動場草皮也因為採用開放式的設計。
世運會主場館的結構主要是由「筏式基礎、鋼筋混凝土樑柱底座、馬鞍曲面RC支撐架構、預鑄混凝土板看台、屋頂鋼構桁架、螺旋鋼管」等元素所組成,並充分的利用了南台灣日照充沛之優點,導入建築整合太陽能光電板(BIPV)」的概念,總共設置了8,844片的太陽光電模組於螺旋形的結構體上,裝置容量高達100萬瓦,保守估計每年總發電量可高達83~90萬度電。若無賽事使用時,可將光電板所發的電力回售給電力公司,是目前為止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單一建築物太陽光電發電系統。
這充滿現代感造型的連續螺旋型建築外型設計,更增添了世運主場館藝術與律動之美,特別是在綠建築思維規劃下孕育而生的綠建築,更能符合節能減碳的發展趨勢,亦是今後體育場館設計的新指標。
世運會主場館基地總面積佔地約19公頃,於南側主場入口景觀,設置了多功能的半月形階梯式水池,並保留原有的大王椰子樹。並於主場館周邊配置了一座生態良好的景觀公園。建築東側的綠地和生態池兼具全區暴雨滯洪池的功能,由屋頂回收的雨水從北側山巒源源不絕的流向東側的生態池。
另一方面,世運會主場館地下層結構體下挖約5.5公尺,將挖出的土方回填至周圍景觀及上一樓層的外側覆土之用途;而觀眾席下方形成的室內空間半地下空間,可透過土壤自然降低建築結構體外牆之熱負荷。經濟的結構系統亦可減少建材使用量。
於觀眾席上方屋頂與田徑場草地做雨水收集,筏基水箱內設有13,000噸雨水儲存槽,預估可供6天做為園區內的綠化澆灌使用。而洗臉盆、淋浴、茶水間等雜排水、空調冷凝排水二級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後儲存,提供中水水源供馬桶、小便斗沖洗,達到節水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