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2261 人次
臺南歷史文化探索一日遊
綠色魔法學校
位於成功大學的「國立成功大學運璿綠建築科技大樓」,又稱綠色魔法學校,是由台達電子董事長鄭崇華先生捐資與成大共同興建。「綠色魔法學校」被譽為「諾亞方舟」,呼應環保名著《世界又熱、又平、又擠》作者佛里曼所提:「我們需要100萬個諾亞、100萬艘方舟,才能拯救這時代的全部物種」,因此,把大量「船」的印象貫徹於此設計中,因此將綠色魔法學校外觀設計即為打造成一艘猶如方舟的飛船。其為了加強民眾對於地球環境危機意識,於中庭牆面加入了一座以八八水災漂流木雕刻而成的「諾亞方舟大壁畫」。綠色魔法學校將引入最高效率的綠建築科技耐旱節水屋頂綠化系統、風力發電應用、太陽能通風設施、高效率節能照明設備、再生骨材內牆構造等綠色節能設計,預計達到節能40%、節水30%、使用綠建材80%、二氧化碳減量30%以及耐久100年的目標,共計採用13種綠建築計手法,可以達到建築節約能源約65%及節水可達50%。且本案建築平均每坪造價約新台幣8.7萬元,可說是棟平價且具保效益的綠建築。

「綠色魔法學校」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一般辦公建築物減少51.7%的碳排放,每年總用電量為11.32萬度,相當於每年排放71.3公噸二氧化碳。為了進一步把它打造成「零碳」的理想,成功大學特別撥出校區內4.7公頃的綠地,以創造一大片亞熱帶雨林,藉此可以吸附所有71.3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使「綠色魔法學校」成為名符其實的「零碳綠建築」。這不但是台灣第一座,也是世界第一座以造林的「碳中和措施」達成零碳建築的先例。本案可說是針對如何在濕熱的氣候環境下設計節能環保的建築物,最終讓本棟建築獲得臺灣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最高等級「鑽石級」的認定,並也獲得美國綠建築評估系統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 Environmental Design)最高級「白金級」的標章。

基地北側塑造一個0.7公頃的亞熱帶雨林,種植江某、姑婆芋、鬼沙欏、月桃等亞熱帶喬灌木,堆置枯木創造生物棲地,塑造一個自然森林的縮影。並進行屋頂綠化設計,採用11種耐旱隔熱性良好的植栽,植栽使用的土壤是利用水庫淤泥再製所得的「多孔隙陶粒」,達到屋頂樓地板良好的隔熱效果,還可以吸收大量水分減少水資源的浪費,並使用儲水型的植栽槽,搭配使用滴灌方式自動給水減少浪費。基地的周圍地表設置大量的綠地與水池,硬鋪面則是使用舊輪胎回收再製的透水磚與可耐重壓的「JW工法」透水鋪面。

建築節能首要任務就是要避免陽光直射室內,本案利用深出簷與陽台形成涼爽的陰影空間,避免直射熱進入室內。魔法學校採淺而細長且雙面開窗之平面設計,搭配吊扇使用,減少空調使用時間。本建築物設計了三個浮力通風塔,其中一座通風塔為於大廳的上方,大廳則是開放式設計直接與外氣相通不使用任何空調、另一座位於「亞熱帶綠建築博物館」內的牆面,最後一座則是位於2樓的「國際會議廳」內,利用加熱後的空氣可以產生浮力原理,可迅速將室內熱空氣排出。當夏天最炎熱必需使用時才啟動空調系統,採用高效率空調設備及建築能源管理系統BEMS,隨時紀錄、分析、監控所有耗能的動態行為,是智慧型節能管理的典範。再生能源部分,於屋頂有一處容量為17.6 kW的太陽能光電板,全年發電量為22,484 kWh,約占本建築物總用電量的14.3%,加上可隨季節變換調整角度的葉片造型光電板與瓢蟲雕塑設計都是在建築中增加一點趣味性。

本建築利用水庫淤泥製造的「淤泥再生陶粒」,作為屋頂花園人造土壤、室內輕隔間牆、與屋頂花園參觀步道的預鑄板骨料,可降低砂石使用量及延長水庫壽命,同時使用高爐水泥作為混凝土原料,以減少水泥用量、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並且減少使用高污染的磁磚,外牆使用具高防水性能的塗料塗裝,外牆保溫材為完全天然的岩棉,可隔熱保溫並維持室內的溫度穩定。採用腳踏板給水式的洗手台可以節省更多水資源,設置高達三層樓「雨撲滿」,將雨水回收作為澆灌使用。